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意大賽2025

第七屆ICode國際青少年編程賽全球總決賽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挑戰賽

•人工智能學生大使論壇

人工智能創新創意科技教育論壇

[ 活動當日: 人工智能大使畢業袍拍攝 ]

凡持有認可比賽證資格的學生,當日可到大會會場拍攝專區進行人工智能大使畢業袍拍攝。合資格參賽者的拍攝收費是$180(原價$360)。

日期: 2025年10月4日(只限活動當日)

時間: 由上午9:00至下午5:00

拍攝區: 數碼港 大會主舞台問口左側

* 拍攝由大會指定供應商提供的拍攝服務。

* 每位合資格學生最多可攜同兩名家人一同進行拍攝。

拍攝安排:

當日由上午九時開始按學生的參加賽項取號確認拍攝時間,學生及家長需於預約時間來到達拍攝地點完成拍攝工作。

由於當日拍攝人數眾多,敬請準時出席。

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意大賽2025

第七屆ICode國際青少年編程賽全球總決賽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挑戰賽 - 大灣區新星行動邀請賽

人工智能學生大使論壇

人工智能創新創意科技教育論壇

1. 活動概述

承接以往「大灣區青少年創意文化及科技創新大賽」的成功,每年吸引500位各地學生在10月國慶節日到香港比賽交流,為支援社會各界對人工智能應用逐漸普及的發展趨勢,本年度比賽正式更新為「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意大賽」。

本次大賽旨在促進廣大青少年創新思維培養和科技應用能力的發展,展現參賽者對人工智能和未來世界的理解和情感表達,體現家庭、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在STEAM多領域融合教育的成果,發掘培養青少年多學科綜合能力。參賽者可以通過科技以及藝術、文學、音樂、STEAM跨學科融合等方式參加各組比賽,有助於參賽者走出課堂,通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國際化大都市香港的平臺,放眼世界,發揮才華與創造力,培養迎接未來挑戰的能力。

2. 大賽及交流活動日期: 2025年10月2日至6日

人工智能大會論壇: 2025年10月4日

大賽總決賽日期: 2025年10月4日

研學及交流活動: 2025年10月2日至6日期間

*(由各地報名單位統一報名後經本會確認安排及進行公示, 研學日期留意最新公佈)

3. 參加對象

本次大賽面向港澳地區和內地各省市中小學師生 - 名額:內地500名 ; 港澳地區100名

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 - 科技及教育論壇 / 人工智能學生大使論壇 – 名額:歡迎各地學生、帶隊老師及家長參與

4. 大賽地點

內地各省市中小學師生邀請賽/入圍賽/交流賽

2025年10月2日- 3日 - 人工智能學會研學基地

港澳地區和內地各省市中小學師生入圍決賽

2025年10月4日 - 香港數碼港 (香港特別行政區南區鋼線灣數碼港道100號數碼港)

關於香港數碼港:

香港數碼港建於1999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資擁有,距離香港大學10分鐘車程,建設了全港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人工智能實驗室,是發展創新科技和高科技高增值產業而創建的經濟園區。 作為香港數碼科技樞紐及人工智能加速器,致力賦能產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推動香港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發展,並助力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和創新科技中心。數碼港彙聚超過 2,200 間企業,包括5間上市公司及7間獨角獸企業。

5.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人工智能學會

協辦單位:EDU, 香港環球教育交流中心, ICode 國際(香港)青少年編程競賽組委會

支持單位:人工智能學生大使計劃籌備委員會 (不斷更新中)

6. 各項比賽項目

6.1 創新發明與科技應用挑戰賽

參賽形式:可個人或團隊參加,團隊最多4人,作品等形式不限,包括編程作品(如APP、演算法模型)、實物作品(如智能硬體原型)、數據可視化方案等均可。

評審方式:現場路演及評審問答

主題一:非遺科技創新

非遺是指具有代表性、傳承性和獨特性的傳統文化遺産。在這個主題下,參賽者將被鼓勵創新性地將傳統非遺元素與科技應用結合,以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參賽者可以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將非遺文化呈現出全新的形式。

主題二:航天太空探索 - 航天衛星設計及探索月球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宇宙! 在中國航太科技的輝煌成就啟迪下,激發下一代對宇宙的探索欲與民族自豪感! 參賽者將鼓勵提出創新的科技解決方案,以應付月球探索的種種挑戰。包括不限於航天衛星設計與發射、開發月球基地、探索太空等方式展示對未來太空生活的設想。學生自攜設計作品提交參賽。勝出可以免費參加航天學生大使計劃,完成計劃者將會成為航天學生大使身份出席官方活動。

主題三:智能生活與健康科技創新

隨著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生活與健康科技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趨勢。本主題鼓勵參賽者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感測技術等,針對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老齡化社會支持、社區服務優化等需求,設計創新型科技解決方案。參賽者可開發智能健康監測系統、居家安全輔助工具、個性化生活服務平臺等應用,以科技提升生活品質與社會福祉,展現技術與人文關懷的融合。核心方向:1. 智能健康管理:通過可穿戴設備、AI診斷輔助或遠程醫療技術,實現個人健康數據的實時監測與預警。 2. 智能居家與社區:設計支持獨居老人、殘障人群的智能家居系統,或優化社區資源分配的創新方案(如能源管理、安全監控)。 3. 個性化生活服務:利用AI演算法開發適應不同人群需求的智能助手(如學習輔導、飲食規劃、心理健康支持)。

主題四:可持續發展創新 SDGs / ESG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對工業文明進程進行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爲了克服一系列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相互依賴互爲加強的組成部分”。參賽者可提出創新的科技解決方案,以應對社會上和日常生活上的創新創意發明。

主題五: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創意挑戰賽

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成爲科技與藝術的新融合點。通過AIGC技術,青少年可以在多種模態下進行創作,如圖像、語音、文本、視頻等。本次大賽旨在激發大灣區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推動AIGC技術在教育和文化領域的應用,促進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

評選行政費用

參賽者每個參賽作品的行政登記費 $500元。

人工智能學生大使夥伴學校的學生或參加本次大賽研學交流團的外地學生,可免費呈交1個作品參賽。 其他詳情可向所屬的報名單位查詢。

6.2 ICode香港編程挑戰賽 - 國際青少年編程賽全球總決賽

比賽以“編寫代碼,模擬遠程控制機器人進行太空探險”的形式進行比賽,參賽選手以個人形式參賽,其活動對象爲6歲以上青少年,要求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完成探險任務,幷盡可能使用高效率的編程解決方案。大賽將編程與太空探險主題相結合,將計算機編程學習與情境任務相結合,配合義務教育階段推廣編程教育、落實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動,帶領青少年瞭解太空探險、計算思維等,拓寬青少年科技視野,提升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編程賽:通過綫上編程平臺,現場編寫程式,完成比賽任務。 編程語言:圖形化、Python 參賽形式:現場發題,現場編程;評審方式:電腦及人工評審

6.3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挑戰賽 - 大灣區新星行動邀請賽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挑戰賽是涵蓋小學、中學階段多項賽事,賽項覆蓋機器人、人工智能、線上編程、3D虛擬仿真等類目,滿足了學生的進階式發展需求。通過對抗型、任務型、創意型、課題型等類型賽事發掘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檢驗其學習成效。同時,不限任何品類機器人進行不同賽項, 得以適配廣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目標,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了多維度支持,創造未來更多可能。優勝者有機會參加WRC世界機械人大賽新星行動香港城市選拔賽資格。參賽形式: 留意賽事資訊

7. 成為香港人工智能學會的本年度人工智能學生大使

香港人工智能學會的人工智能學生大使計劃得到香港教育局商校合作計劃全力支持。每年由本學會及各合作機構支持香港3000個學生經學校推薦免費參加。

本年度參加大賽的各市學生,亦可申請成為新學年的學生大使。(申請行政費用500元)

8. 大賽活動安排

8.1 報名與選拔

內地及海外參賽者,包括個人或團隊,可向各省市地區已在本會登記的合作單位機構進行報名。合作單位機構可根據參賽者的能力,包括不限於機器人操控或參賽作品創意、科技應用和可行性進行初步評估,選出具潛力的參賽者。

港澳地區參賽者,包括個人或團隊,向在港澳地區的合作機構進行報名。

8.2 大賽展示與評選

大賽當天參賽者將按各分賽項的安排在指定區域進行展示或競技比賽。 競技賽需按指示完成目標。展示賽包括展示作品,並進行現場評審問答。評審團將根據創意性、科技應用、可行性和對主題的理解等方面進行評選,選出優秀的作品。

8.3 科技及升學專家分享與交流

大賽期間將邀請科技及升學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現場路演評審。參賽及參會者將有機會與專家進行交流,深入瞭解人工智能及創新創意和升學發展的新趨勢。

8.4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及教育論壇

在大賽期間特設學界人工智能論壇。除了探討 AI 發展趨勢,更會邀請獲獎師生分享優秀項目與實戰經驗,促進學界交流與共進。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及論壇將邀請在 AI 教學方面經驗豐富的教師與獲獎學生代表,圍繞「AI 在教育中的應用」、「人工智能倫理」等前沿課題,透過主題演講及圓桌討論進行深度交流,分享寶貴的實踐經驗與見解。

*本會以往成功舉行得到香港教育大學教師CPD時數認證的講堂。本次教師論壇亦正在申請香港教育大學教師CPD時數証書認證。

8.5獎項與證書

- 大賽設參賽出席證書及評核證書(一等二等三等 / 冠軍亞軍季軍)給予參加者。

- 研學證書給予完成研學交流營同學。

- 優秀教師證書給予帶隊參賽/研學交流的教師代表。

- 夥伴學校證書給予學校代表。

以上內容以最新公佈爲準。

歷年活動現場照片:

====== <關於IOAI>  ======

<人工智能學會>

人工智能學會是在香港註冊登記的非牟利社團,成立於2018年,旨在凝聚各界力量,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學會致力於成為一個專業的交流平台,促進人工智能專業人士之間的合作與創新。  

<人工智能學院>

人工智能學院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相關的培訓及工作坊,向社會各界的從業人員,(特別是教育界及傳統行業) 提供和分享AI相關科技應用的知識及新趨勢,裝備新時代能力, 促進地區發展與創新。      

<<合作查詢>>

本學院一直推動人工智能相關科技的普及應用,為提升社會各界人員的競爭力,我們歡迎社會各界共同合作不同類型的活動計劃,培訓課程,比賽,論壇及工作坊等。

  • 5541 1863

  • Flat E-H, 1/F, Tung Kin Factory Building, 196-202 Tsat Tsz Mui Road, Hong Kong

香港人工智能學會

The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